在微博上看到:【南京菜贩给韭菜喷蓝矾保鲜 过量摄入致肾衰竭】李女士反映:她买的韭菜掉蓝色粉末。菜贩说:“别以为看着新鲜翠绿的韭菜就是好韭菜,那都是打药的,菜贩子用蓝矾喷上去保鲜,这样保质期长”。有专家称:蓝矾是工业化学原料,过量摄入会致铜中毒,严重者会肾衰竭而死亡。难道吃这种韭菜真的会导致肾衰竭吗?
对此,植物学博士史军博士有如下回复:毫无疑问,韭菜是个大众菜,从饺子、馅饼到清炒小菜,甚至是烧烤摊(烤韭菜味道真不错),都少不了它们。不久前因为农药问题中枪的韭菜,现在又中了“保鲜药”的剂。
韭菜为什么要用保鲜剂?
在相关的报道中,大致将韭菜用药的原因归结为两点,一是保持翠绿的颜色,二是防腐。首先,绿色毫无疑问是由叶绿素,要保持绿色就要维护叶绿素的稳定;其次,防腐所要对抗的就是微生物。报道中所称的蓝矾,能完成这两项任务吗?
报导中所说的蓝矾,学名叫做“五水合硫酸铜”,这是也就是一个硫酸铜分子挟持了五个水分子形成的淡蓝色晶体(纯净的硫酸铜粉末是白色的)。而真正能发挥作用的,就是其中的铜离子,实际上,它对叶绿色和真菌都有作用。
叶绿素的核心是,包含一个镁离子的环状结构(卟啉环)。不过,镁离子天生活泼,很容易擅离职守。它要是跑开,叶绿素就降解了,叶片自然就枯黄了。不过,相比来说,铜离子非常坚持,一旦替代镁离子坐进卟啉环,就不会离开了。有意思的是,有铜离子坐镇的叶绿素也会表现出绿色。于是,硫酸铜经常被用于植物标本的护色工作中去。
至于抗真菌,也是硫酸铜的拿手好戏,过去被广泛使用的农药波尔多液,就是由硫酸铜和石灰配制而成的。除了人为的使用硫酸铜,连植物也知道这一点,有一种叫遏蓝菜的植物,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铜离子来对抗真菌的侵蚀。这样看起来,用蓝矾处理韭菜倒是有些许道理。
至于媒体中硫酸铜的有毒,也所言非虚,不过报道中“对肝脏的影响”所言有失偏颇,铜离子的毒性主要是同红细胞结合,使红细胞发生破裂,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出现血尿,酱油尿等症状。另外,硫酸铜可以引发严重的消化道反应,导致呕吐等症状。实验显示,大鼠的口服半数致死剂量(LD50)是每公斤体重300毫克。而对人来说,0.5克就可以引起呕吐,10克以上就可能致命。
好了,写到这里,总体感觉是媒体揭露了一个“黑链条,黑手法”。不过这样的报道中很很多槽点。
引用云无心的一句话,“任何离开了量来谈安全都是耍流氓”。查阅文献后发现,在临床上,很少碰到硫酸铜急性中毒的案例,一是这东西有颜色,二是摄入后强烈的金属味和呕吐反应都会阻止进一步进食。一般来说,大多数真菌对铜离子很敏感。农药波尔多液中,硫酸铜的浓度是1%。而在制作标本时通用程序是用将标本放入5%福尔马林和5%硫酸铜的混合液中,置1-5天,这样处理的效果,也不是简单“洗涮涮”能达到的。想要中招,恐怕得喝一口硫酸铜溶液来得更简单。
很多人还会担心,铜在体内的积累问题。实际上,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元素,人体内有一套进行代谢维稳的途径,多出的铜离子会进入胆汁,并排除体外。另外,韭菜并非是容易枯黄的蔬菜,再加上需要快速消费(谁愿意买萎蔫的韭菜?即使很绿),这样菜进行护色处理也是说不通的。
人体内铜的代谢过程
有一个可能的原因,就是这些韭菜在收割之前被使用了波尔多液,这样会有一些残留,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蓝色了。摘韭菜,我们都是习惯摘掉基部的残叶。这些地方是最可能残留药物的地方。不过,目前的杀真菌药物发展得很快。波尔多液也不再那么风光了,所以碰上硫酸铜的机会也不多。
另外,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,硫酸铜并非只有邪恶的一面,它是可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。
铜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,而硫酸铜溶液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。在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4880-2012”中,明确标注了,硫酸铜可以作为铜的来源。一般乳制品中的,铜元素添加量为每公斤3-7.5毫克,折算成无水硫酸铜的上限大约是每公斤12-16毫克。
叶绿素铜钠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,那些绿色的糕点,基本上是用这种食用色素了。那些新闻中提到的“植物体内无法清除的铜离子”,就是这种状态了,如果你喝绿色饮料,吃绿色的甜品比较多,恐怕比韭菜来源摄入得更多。
当然,不排除有商贩利用这种手法来处理韭菜的可能。毕竟,这样的处理多少还是有用的。其实,多清洗一下。避免吃金属味强烈的韭菜,基本上可以避开雷区了。
另外,在 2013年12月27日,美国环保署发布豁免五水硫酸铜(Copper Sulfate Pentahydrate)的残留限量要求,本规则于2013年12月27日起生效。Toxcel代表OhSo清洁公司向环保署提交一份申请,要求豁免五水硫酸铜的残留限量要求。环保署决定当五水硫酸铜应用于公共饮食场所、乳制品加工设备、食品加工设备的食品接触表面,且最终使用浓度不超过80ppm时,豁免其残留限量。
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蓝矾(也叫五水合硫酸铜),它的成分是什么吧。
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,相对分子质量为250。俗称蓝矾、胆矾或铜矾。具有催吐,祛腐,解毒;治风痰壅塞,喉痹,癫痫,牙疳,口疮,烂弦风眼,痔疮,肿毒的功效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。
中文名:五水硫酸铜
英文名: Copper(II) sulfate pentahydrate
别 称:蓝矾; 胆矾; 铜矾;硫酸铜,五水;
化学式:CuSO4·5H2O
分子量:249.68
熔 点:110℃
沸 点:100.30℃
水溶性:极易溶于水
密 度:2.284g/cm3
外 观:蓝色块状或粉末状晶体
应 用:金属冶炼、化工、药用、气体干燥剂等
以下是麦克林试剂官网的产品介绍:
C805353 硫酸铜,五水合物, AR,99%
Cas号: 7758-99-8
分子式: CuSO4·5H2O
分子量: 249.69
EINECS编号: 231-847-6
MDL号: MFCD00149681
上一篇: 摸完小票不洗手,小心双酚A趁虚而入 下一篇: 荔枝“泡药水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!